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关注中山大学:世纪中大 续写百年新传奇

中山大学
2024-12-07

▲来源:11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凯星 马晓澄 邓瑞璇


一百年前,在国共合作推进大革命的时代浪潮当中,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孙中山先生创办一文一武两所学校,开启了中山大学百年峥嵘、百年育人的非凡历程


今天的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分布于珠江两岸,文理医工农艺各学科蓬勃发展,天琴计划探索深空、系列科考挺进深蓝,莘莘学子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一所高水平、综合性、现代化的大学,巍巍屹立在中国的南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年中大,风华正茂;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



红色基因 百年峥嵘


一百年来,中山大学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始终与国家、民族、人民共奋斗同进步。


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的南校门进入,沿着绿荫下的中轴线一路北行,一座红砖绿瓦的小礼堂映入眼帘,这是中山大学标志性的建筑——怀士堂。


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勉励青年学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礼堂南面的草坪上,是1924年他所题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924孙中山在广东高师礼堂演讲三民主义

(来源:中大校庆官网)


时光回溯百年之前。孙中山一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校,勉励学生“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武学校是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文学校则是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逝世的孙中山先生,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成立典礼时拍摄的国立广东大学校园,校门悬挂“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典礼”横幅(来源:中山大学博物馆公众号)


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山大学发展历程当中流淌着红色血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筹设学校和校务管理中担任重要角色:李大钊是筹备委员之一,施存统、恽代英、邓中夏、苏兆征、罗绮园等出任国立广东大学政治训育部委员。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全景(来源:中大中文系公众号)


中山大学的讲堂上,活跃着一批著名共产党人的身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萧楚女、恽代英等,都曾被聘请主讲学校特色课程或发表演讲。


史料显示,早期全国共产党人中就有多位先后到中山大学及其前身院校开展过革命活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天忠介绍,郭沫若、鲁迅、张申府、许德珩等一批著名进步学者前来任教,陈启修、王若怡、何思敬、李达、王亚南等中共党员著名学者加盟学校。

▲中山大学北校红楼(梁浩然摄)


中山大学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了‘爱国为民、家国情怀’的志向追求。正因如此,这个大学从来就怀抱着对国家、民族和民众的自觉责任。”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说。


学校成立后,文史理医专业一时名家云集。结合地缘优势,中山大学学以致用、深度服务国家与地方,在乡村建设、南海海洋、西南边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学校组织了抗日先锋队、战地服务团等奔赴前线。抗战期间,学校流离蒙难,被迫迁徙于云南、粤北、粤东等地,师生于炮火战乱中分散办学,历尽艰辛仍弦歌不辍,成为彼时国内一个学术重镇。


中大的迷人之处,在于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跟多灾多难而又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一起走过来。”中山大学中文系1977级校友、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说。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工、农、医、师等学科调出,保留文理学科,并与原岭南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校址迁入康乐园。


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规模、内涵及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山大学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成为拥有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二十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大学”的“211工程”,中山大学位列其中。此后,中山大学又进入“985工程”。

▲图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伍钧浩摄)


世纪之交,中山大学再逢历史机遇。珠海把原来筹办珠海大学的5000余亩地和地面建筑全部无偿划转给中山大学,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2004年,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落成。2015年,中山大学与深圳市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2017年9月,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山大学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1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入选学科数位居国内高校前列。2022年2月,中山大学11个学科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新一轮学科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斐然。

▲广州校区南校园北门(李逸嘉摄)


目前,中山大学已经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即广州校区(南校园、北校园、东校园)、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相互支撑、合力发展。在学科布局上,形成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态势,有70个院系和10家附属医院。


“中山大学百年办学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百年中大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的日益强大;之所以能够历久弥坚,基础在于中大人从未懈怠的责任使命;之所以能够常为常新,关键在于中大人永不停息的改革创新精神。”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说。

▲中山大学校园绿茵(丁琪摄)



深培厚土 百年育人


一百年来,中山大学尊师重道、倾心育才,汇集了鲁迅、郭沫若、柯麟、蒲蛰龙等一批名家大师,为党和国家输送了大量可堪大任的杰出优秀人才。


今年10月14日,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在香港科技园揭牌成立。院长徐安龙表示,研究院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将打造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学术重镇,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支点,借助香港区位优势,吸引和培养国际顶级人才。


这是学校鼎立粤港澳大湾区,自觉对接国家战略,心怀国之大者,擘画新发展蓝图的最新实践。


近年来,中山大学积极传播、深入阐释、坚决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全面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水平。


今年10月,新华社与中山大学签订多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合作共建文化强国研究院。双方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传播、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以及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


“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如今,中山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与科研规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激发人文社科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立德树人取得丰硕成果,“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办学育人的水平大幅提升,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也为广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电子信息)等领域,助力华南沿海环境生态保护和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大海洋学科群,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


南方海洋实验室内,已建设了海洋科考平台、海洋数据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库等八大海洋公共科研平台,逐步奠定实验室发展的硬实力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表示,实验室的使命是“三轮驱动”,即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面向地方需求。“海洋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山大学的海洋学科群将来必然会为支撑海上新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新工科是中大未来新的增长点,主要布局在深圳校区。在智能工程学院的大楼里,智慧交通专业负责人蔡铭教授介绍,依托深圳的先行示范作用,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多方合作,搭建了面向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的自主式交通系统。未来,团队将在大湾区拓展低空自主交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助力大湾区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给予了大力支持,而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能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丰沃的土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百年中山医,开西医教育之先河。


孙中山先生曾以“逸仙”之名,在我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为博济医学院)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


目前,中大共设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其中广州7家、深圳2家、珠海1家。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肖海鹏表示,学校以服务国家健康发展战略和需求为目标,通过“建设大平台,打造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三大举措,面向临床需求,促进基础和临床融合,创新国际领先的医学技术,学科影响力不断突显,取得系列重要的标志性成果。

▲图为马骏团队工作照片(受访者供图)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等完成了“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项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团队创立了有利于根治乳腺癌的“肿瘤生态学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提升了消化系统肿瘤早诊率提升及患者疗效获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破解了移植器官缺血损伤难题;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等团队联合研发了全国产化“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


矢志不渝,立德树人。

▲谷河龙舟(高海皓摄)


建校百年来,中山大学培养输送了80余万名各类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2023年,中山大学近八成就业的毕业生前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超八成就业的毕业生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933名毕业生投身西部、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中大既是我们求索问道的精神故乡,是我们开拓创新的广阔平台,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高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24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钟睿祺说,“今天我们更应把握时代机遇,涵养报国情怀,打好学理基础,接好巍巍百年的历史接力棒,在求学问道之路上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凝心聚力、奋发进取。”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



初心不改 星辰大海


一百年来,中山大学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在多个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教育战线、科技战线的国之重器。


中山大学早期曾有一枚校徽,正中是中山大学最具标志性的中山楼,而背景则是广袤的大洋。上个世纪20年代末,中山大学建校不久就成为我国最早在西沙群岛进行科考的大学


今年8月29日,由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主持、“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承担的我国印度洋夏季考察任务,圆满完成了全部科考内容,顺利返回珠海高栏港码头。科考队员们经受了印度洋夏季高温与恶劣海况的考验,与“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共同书写了第一次进入印度洋、第一次经过赤道进入南半球的历史。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感慨地说:“我们实现了当初先贤们的愿景,成功走向了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也是我们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方阵的重要标志。”

▲“中山大学极地”号首航

▲“山大学”号


另一艘科考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也在10月8日刚结束了北冰洋科考。这是中国继“雪龙”号与“雪龙2”号之后第三艘破冰科考船,也是中国高校第一艘破冰船。


“为什么中山大学要进行极地科考?因为中山大学要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面向世界科学的最前沿。”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说。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夜景照片(李子兴摄)


深海之外,中大人还将目光投向了深空。中山大学于2015年启动“天琴计划”的推进工作,于2016年4月成立天琴中心,目前已经布局建设“天琴计划”载荷研究基地、天琴测距台站、天琴模拟台站等科研平台,正在推进“天琴二号”卫星研制。


“‘天琴计划’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梅健伟表示,“天琴计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今年夏天,团队获邀在欧洲举行的学术会议上向全球同行介绍“天琴计划”。在“天琴计划”的国际咨询委员会里,多国专家建言献策。


近年来,中山大学的国家级科技奖也越来越多。在今年6月24日于北京举行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5项中山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


中山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也涌现了一批原始创新成果。比如发现镍基高温超导体,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关键量子信息器件——“三高”量子纠缠光源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铌酸锂薄膜电光调制器芯片技术获评2020年和2022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百年风华,弦歌不辍。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表示,中山大学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记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心怀“国之大者”、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努力在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立新功。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世纪中大的百年故事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


《人民日报》头版关注中山大学:立足大湾区 再创新辉煌


《科技日报》头版关注中山大学:科技开大道,创新攀高峰


--- iSYSU ---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凯星 马晓澄 邓瑞璇

排版:陈奕凯

一读:余婷

初审:李建平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